![]() 日志正文
|
||
《参同契》译解(二)![]() 【原文】始乎东北,箕斗之乡。旋而右转,呕轮吐萌。潜潭见象,发散精光。毕昂之上,震出为征。阳气造瑞,初九潜龙。阳以三合,阴以八通。故三日震动,八日兑行。九二见龙,和平有明。三五德就,乾体乃成。九三夕惕,亏折神符。盛衰渐革,终还其初。巽继其统,固际操持。九四或跃,进退道危。艮主进止,不得逾时。二十三日,典守弦期。九五飞龙,天位加喜。六五坤承,结括终始。蕴养众子,世为类母。阳数已讫,讫则复起。推情合性,转而相与。上九亢龙,战德于野。用九翩翩,为道轨矩。循据璇玑,升降上下。周流六爻,难得察睹。故无常位,为易宗祖。 译文:修到如上程度,丹藏之后,又要有新的复明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丹光的闪现要与一个月的月亮变化规律相符合,之前的修炼中,人们的丹光闪现有很多人由于根器的不同,精进的程度不同,对修炼方法把握的精度不同,不能达到与月的变化一致或前或后或长或短不等,但修到丹成、真人成就以后,就要与月的圆缺规律相符合,月为阴即与阴符。修炼的火候应因人而异调节。修炼的方法还没有多大的变化,时间长于一个月的应用武火较多,时间少于一个月的应用文火较多。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,下面的方法及规定就较为严格,不可掉以轻心,很多人在这里修炼搁浅,不能成就。请大家一定要注意。 “始乎东北,箕斗之乡,施而右转,呕轮吐萌。”当修到丹成真人成就以后,修炼的方法还是原来的方法,但随着丹态的变化有所改变。箕斗之乡是指按照北斗柄指的方向,日月右转五星左旋,把人体按五行八卦方位严格限定。从左向右旋转,从阳向阴转,其它四个方位也一样。都是从阳向阴转。当十方八极旋转后,精光就会吐露。“潜潭见象,散发精光。”是指丹光从下丹田水中发出,眼前会出现精光银白色。“毕昂之上,震出为征,阳气造瑞。”是说西方毕昂宿之上,在初三日见月光,修炼者也在六日即后三日后见精光。这是炉器中得火炼,坤位生出一阳,即为震,精光是一阳初生的瑞象。“初九潜龙,阳以三立。阴以八通,故三曰震动。”初九是从坤位开始生出阳气,阳气必须三个阳爻组成,但必须经过八个数的变化才能形成,形成之后就是乾,乾是龙成的,当初九时,龙即阳光初生,只是震下一阳生成。说潜龙勿用,是说三日震动,即是一阳生成之时。“八日兑行,九二见龙,和平有明。”是说到了第八天就有第二个阳生成叫做兑,即西方金。这时是又上升一位,兑下面是两个阳爻,所以叫见龙,三阳乾体完成一半多。当月在第八天时就是半月平分,所以叫和平有明。乾文讲“九二见龙在田”,君德也即具有向乾发展的趋势,是德好的原因。“三五德就,乾体乃成。”到了十五月圆之时卦位变成三个阳爻,就变成了乾卦。这是经过了十五天,平均两天一卦,从一阳到三阳,十五天变成了乾。“九三夕惕,亏折神符。盛衰渐革,终还其初。”是说九三之时阳气到了极点,已非龙德,化成君子即真人,卦说“九三君子,终日乾乾,夕惕若,后无咎也”这是说到了九三,到了先天乾位,乾上加乾即成丹成真人。把离位继续变成乾位。这时要小心,有气浪大动,但不妨事不要害怕。但阳极要生阴,亏折神符,即心神增长又要亏缺,由盛向衰渐渐变革,还要向最初发展。“巽继其统,固际操持。”是说乾的三阳爻,变成了上面两阳爻,下一阴爻,即是巽,这表明圆月开始亏缺,阳多阴少。“艮主进止,不得逾时,二十三之日,典守弦期。”这是说再过八天到了艮位,艮为止,此时不得用武火,这时月是二十三日,月亮下半圆缺。这就是说到了二十三至三十不易用武火修炼。因为丹进入藏的期间。“九五飞龙,天位加喜。”是说九五时丹光没有了,这是这一个月成就的丹结合为金丹,其光渐消。天位加喜是说乾上加乾成功了。所以说是加喜。“六五坤承,结括终始。”是说艮位是一阳在上二阴在下。到了九五是三个阴爻,所以是坤卦,就坤位,这一个周期就完成了,“六五坤承”是把乾位的丹放下来进入坤位。“蕴养众子,世为类母。”坤是万物之母,丹为子进入坤中养胎。“阳数已讫,讫则复起。”到了坤,阳数已消尽,然后又一个月的循环开始运作,其规则与上一个循环一样,请修炼者把握好。 “推情合性,转而相与。上九亢龙,战德于野。用九翩翩,为道规矩。循据璇玑,升降上下。周流之爻,难得察睹。故无常位,为易宗祖。”情是指木,指龙,性指金指虎,左青龙右白虎,上朱雀下玄武,四方土,十方八极,尽情旋转,上面丹成于先天乾位,阳气盛火旺必须用下方水消灭。所以上用九即上升。战德于野,是说鼎中丹太热,要下面的水上来冷却,是冷热大战在炉旁边,以免炉坏。“用九翩翩”是说上升不断,同样也要用六,即让上方火向下旋转,就象八极不断的飞轮,不停上升下降,周流六合,这是修道的规矩。六爻的变化人难以测知,所以没有固定的位置可言,这是易的宗祖。 【原文】朔旦为复,阳炁始通,出入无疾,立表微刚,黄钟建子,兆乃滋亨。播施柔暖,黎蒸得常,临炉施条,开云正光,光耀浸进,日以益长。丑之大吕,结正低昂,仰以成泰,刚柔并隆。阴阳交接,小往大来,辐辏天寅,运而趋时,渐历大壮,侠列卯门。榆荚堕落,归还本根。刑德相负,昼夜始分,夬阴以退,阳升而先,洗濯羽翮,振索宿尘。乾健盛明,广被四邻。阳终于巳,中而相干。垢始端绪,履霜最先。井底寒泉,午主蕤宾。宾服于阴,阴为主人。遁世去位,收敛其精。怀德俟时,栖迟昧冥。否闭不通,萌者不生。阴伸阳屈,没阳姓名。观其权量,察仲秋情。任蓄微雅,老枯复荣。荞麦牙孽,因冒以生。剥烂肢体,消灭其形。化炁既谒,亡失至神。道穷则反,归乎坤元。恒顺地理,承天布宣。 译文:炼成金丹后,不但要符合每月日所在火候的修炼规律,还要符合每一个月的丹光的运动周期,这里又要求与一年的变化规律相应,也就是说要符合十月怀胎的规律。 十一月,冬至到来,十二地支为子月,十二律居黄钟,子月的冬至是一年之中阳气初生阶段,阴极阳升,一切物初生无病,阳气初生,也就是刚从柔出微露。这是建子,即子在母体中生发,黄钟是指胞,子在胞中,它的征兆是滋养子的安全生长。这阶段,阳光越来越暖和,阴气黄胞柔软,万物被薰蒸,恢复正常生长规律。这表明金丹在黄钟坤土胞中,从种子走向发芽的阶段。“临炉施条,开云正光。光耀浸进,日以益长。丑之大吕,结正低昂。”这是说金丹在胎包之中,即在炉火之中,由于与自然冬至后阳气生发一致。母胎中要伸展肢体,拨去云雾而见天光,自然日光照耀入体,人要内照丹田,这阶段要用文火,象种子发芽一样纽动起来,所以这时是建丑之月。这时丹在人体丑位,是十二月份,节律是大吕。所谓大吕,是指子外的胞要增大,胞中子的状态,是头尾卷在一起的,这时的临卦,表示阳光增加阴气减少。 “仰以承泰,刚柔并隆。阴阳交接,小往大来。”这是说当丑时头尾相接的状态,头抬起来的时候,这时的节气进入三阳开泰的泰卦,表示阴阳平衡丹已伸展,全身通泰。此时天地交合,阴阳互通刚气与柔气同样多。这时节丹胎正长,所以文武火使用应趋向中等,逐步由文火多向武火多发展,小的状态过去了,大阳到来,胎中丹也要长大。所以要多用武火。 “辐辏于寅,运而趋时,渐历大壮,侠列卯门。”就是说到了泰卦,武火开始运动,十方八极修炼开始。以关元下丹田为中心武火修炼,并随着时日的进展而增多。因为这时的丹胎向大而壮发展,武火因此也随之加大力度。丹由伸展向开瓣散叶发展,原来的外壳要脱落,以新的面貌出现。卯是发芽,长叶,所以说榆荚坠落,归还根本。原来的种子成就了,春杀外壳落下,还回到土里去。在前面的寅月是胎八方成就的时候,它的节律是太簇,即金丹长成,所以叫做正月,所谓正月,是指证道成功之月,而到了卯月,则是外壳开裂,节律是夹钟,是说壳里的金黄色的种子要出来。 “刑德相负,昼夜始分。”这里的刑是指把旧的坠落。这里的德是使新的产生。旧的是阴下落,新的是丹是阳新生。丹修炼成真人证道成功。“夬阴以退,阳升而先。洗濯羽翮,振索宿尘。”到了辰月,卦位是夬卦,是新旧的决别分离。它的节律是姑洗,是说新生的孩子,要姑嫂洗净。旧的阴体退去,胎子生出而领先向前发展,生出来之后,身体羽化,轻如鸿毛,洗濯干净后,抖一抖翅膀,把过去的一切尘土抖落干净,脱尘归真,待召飞升。此时的节是清明,标志着修炼成真人,心如浩月清洁无尘,光明如太空。这就是羽化成仙的道理。 乾卦时,到了四月,也是午月,此时的节律是钟吕。乾表明,真人是一身纯阳之体,状若白羽,无尘。午在离位,是乾卦即心位,由于心无其心,六根归心之后又归于性,身无其身归纯阳,由于无心所以是清明。静观的结果就是心明、心清,所以取气为清明节。清明过后进入节律钟吕。钟吕表示法王坐殿于中丹田。所以说乾健盛明,即达到了顶点。阳终于巳,即到了五月夏至,阳气到了顶点。这时的真人已成就,法王坐空王殿,法王说法,利益众生,所以说广被四邻,这时周围的人就要受到修炼者的教化,到了五月,阳到极点。 “阳终于巳,中而相干。”到了五月夏至,阴气初生,这时武火到了极点,渐渐应以文火沐浴,清洗丹光的残渣,但还是武火多于文火。使丹光渐退,文火上升,纷纷细雨,连绵不绝。中是指午月,即钟吕,这时的体大于外壳居中。 “姤始端绪,履霜最先。”姤卦是指离位之后阴气始生发,它的节律是蕤宾,是丹的生长结束,使丹更加强壮的土壤产生,天气也慢慢寒冷,所以说“履霜最先”,由于丹属纯阳,光明太盛,必须在沐浴清洗的基础上使之冷却才能成刚,即红铁淬火而刚性增强。冷意味着凝结,要冷就需要静,静修观照可使真人成为金刚不坏之体。 “井底寒泉,午主蕤宾,宾服于阴,阴为主人。”这是说,真人金丹放入下丹田去,到坤水深处。午时阴生是为了给金刚加冷,这时的真人已不是主,而阴成为了主人,所以应以文火观照,清静沐浴为主。渐渐延长文火修炼的时间。 “遁去世位,收敛其精,怀德俟时,栖迟昧冥。”这是说从中丹田退到下丹田水中去,金丹藏在水中,这阶段清静观察文火修炼增多。“怀德俟时”是在清静无为寂灭真空的状态下,居住在不知不觉之地,即“栖迟昧冥”处在黑暗之中不动。遁卦在六月,遁就是藏而不露、无为、不动、寂灭暗味态,它的节律是林钟,就是往炉器外淋水。使之灭火。这时段的修炼应以文火修炼为主。是为了灭丹火。 “否闭不通,萌者不生。阴生阳屈,没阳姓名。”到了七月是否卦,否是不方,不方就是不圆,不能圆就表示,十方八极的修炼运动结束。以文火修炼为主,因为此时自然之气闭塞不通,阳气不生芽,阴气越来越重,阳气越来越少,阳就进入无为的过程。金水分离不合,互不通气所以武火停止,多用文火。否卦的节律是夷则,所谓夷则,就是不能用武火的规则进行,自然的规则已不能起作用。阴气多,以清静、无为、寂灭才能与之相应,用文火就与之合了。丹闭合在那里孕育着,不动、无光一片黑暗。 “观其权量,察仲秋情。”这是指凝结的时候,秋天是杀伐的时候,外形之体,黄干叶枯,结子成熟。观卦的节律是南宫,即五根回照于心,离为南宫,观照于心,达到五神归心凝结,心如秋水。“任蓄微稚,老枯复荣。”是说在任位又增加了新生的小孩子,枯老的枝叶完结,新的生命又诞生了,真人已成,躯壳就要死亡了。 “荞麦芽孽,因昌以生。”八月酉卦,酉卦属金,是金成之月,所以子成叶落,就象荞麦一样黑皮里生出白籽,这是金生的时节,金生水,就是金丹也生出水来,阳也生出阴来。这时修炼以文为主。 “剥烂肢体,消灭其形。”到了九月剥卦,是说把阳的形剥尽,这时金体散尽,金能变成水,这是剥的象征。八卦应的节律是无射,是指阳丹完结归于无有,光茫不四射了,光已散尽,无光可散,尽化生为水。 “化气既竭,亡失至神。”既然阳气化成水散尽了,那么至高无上的神就归于空无了。“道穷则反,归乎坤元。”阳气散尽就到了坤卦,坤卦表示,阴气达到了极点,阳气一点也不存在了。坤卦的自然节律是应钟。是说坤卦时段,就应是土地或炉子建立的时候。坤为母,还要生子,之后阳还是要生出来的。因为坤水由金而生。水中金还要凝结出来。这时段的修炼决不能用武火。 “恒顺地理,承天布宣。”坤为地,为阴之极,天为乾为阳,阴极阳生,是道理。阴不是永闭,要等待,阴凝阳宣。阴凝到极点就是阳气散发的开始。所以叫“承天布宣”。 【原文】玄远幽眇,隔阂相连。应度育种,阴阳之源。寥廓恍惚,莫知其端。先迷失轨,后为主君。无平不陂,道之自然。变易盛衰,消息相因。终坤始复,如循连环。帝王承御,千秋常存。 译文:真人的得道过程是非常深远黑暗,极其涉茫难以捉摸,虽然与我们相阻隔不见,但是人与真人是相连的。人为阴,真人为阳,不可互见,但只要使人体的修炼与自然的节律相合,以培育真人的种子,就能找到阴与阳分合的源头,尽管大道寥廓无边,恍恍惚惚,不知道它的开始点,只要我们顺应它的规律,修炼进入真空无边,恍恍惚惚的状态就能与之相合。先迷失人的一切执着,失去人的一切智慧,行为规律,处于无为真空的状态,就能把握大道,成为真人。没有平坦就显不出走路的不稳定。只有得道成真,才能懂得人的一切是虚幻的,这是道的自然法则,只有变化更替才能更加兴旺,只有人变成真人,才是长生不老、不生不灭的。大道在世界上的显现,总是在有与无,来与去,有形与无形的变化中互为因果的,就象一年的十二节律一样,终结到坤,又从复卦开始了。就象循着环子在运动,永无休止,而只有成为真人,才没有轮子的回复运动,真常不动不变,不生不灭,常生久视与天地同体,与日月同辉。就象开天辟地的先帝,千秋万古长存不变。 【原文】将欲养性,延命却期,审思后末,当虑其先。人所禀躯,体本一元。元精云布,因炁托初。 译文:如果人想延长他的性命,必须悟道归真。必须先考虑他的身体是从哪里禀受的,当懂得了从那里禀受的道理后,就可以修道了。人的身体与所禀受的物是一个,元精指元气,元气是由阴阳产生的。阴阳的精是万物,人是天地万物之中的灵物,是有金水的身体,金为纯阳,水为纯阴。纯阳为乾,纯阴为坤。乾坤化为八极五行之气生成万物及人。所以人可以通过修炼还原为乾坤,再返为金水,成为纯阳真人。人本是精气凝结化生的物。所以可还原为其原始之物。 【原文】阴阳为度,魂魄所居。阳神日魂,阴神月魄,魂之与魄,互为室宅。 译文:用阴与阳划分人体为坎离,它是人的魂与魄所居住的地方,阳神是魂为坎中的日光。阴神是化成精的气藏在肺,下化入肾。所以称为阴神,人修炼时就是让精化为气,即魄,再化成阳神,即魂。所以魂从下丹田生,就是这个道理。阴神是魄,生在离中,阴神在离,后天在心位,外有光明。肺围在心的周围以藏魄。入肾成为精,精化为气,化为魄,再化为阳神入肝,肝属木,木生火归心。魂在心炼化为神,化成水在内,外有火烧炼,如保不住,从口发火而漏。修炼之后心清净冷却成魄,魄停住在离位,生发下落进入坎,在坎中修炼为魂。魂为阳上升进入离中不散,结为珠成水再向下落。为火入水中,使下方水不溢。下方水上升入心,水入火中,火不能起。这时魂入于离变成乾,魄入于坎变成坤,所以互为宅舍。魄属阴属女,魂属阳为男,互相求合生成金丹。 【原文】性主处内,置鄞鄂。情主营外。筑垣城郭。城郭完全,人物乃安。于其之时,情合乾坤。 译文:魂与魄一阴一阳,一火一水,上下运作,在中间合成一物即无极,这个无极自成真空妙体,就象一个胎胞,立在中间,水火、阴阳、金木等情在外边十方八极运动,形成炉子立面的城墙。如果外面的城墙完整无缺,修炼的人平安无事,无病痛产生。到了这个时刻,十方相反的情都归为性土,即已土和戊土。 【原文】乾动而直,炁布精流。坤静而翕,为道舍庐。刚施而退,柔化以滋。九还七返,八归六居。男白女赤,金火相拘。则水定火,五行之初。 译文:乾为纯阳体,金光四射,使气精通畅流布于外,就象羽毛飞化而去。乾是易动的所以能散开。坤是纯阴性好凝结,所以好静以清,翕为使羽化的阳神收回凝结,因此坤是使阳气凝结为体的器皿。刚阳施散而退,遇阴合为无极,而坤柔以溢润丹生成。经过离九还阳返成金即成乾,多次反复,十月胎圆果满。八卦方位四反为六爻,即返成乾三阳和坤三阴。男成白阳入离成乾,女成阴归坎成坤。金被火炼,水定为坤,火定为乾,回归到五行之初,即乾与坤,合为无极。 【原文】上善若水,清而无瑕。道之形象,真一难图。变而分布,各自独居。 译文:修道成真是至高无上的善,善是真人之心,空无清净寂灭,无任何尘点瑕疵。这是真正的归,难以让凡人明白,它是纯阳之体、分散布于虚空之中,人体各部充满纯阳正气。并且各自独立成体,都是一颗颗金丹,如气泡密布,不可间隙。 【原文】类如鸡子,黑白相扶。纵横一寸,以为始初。四肢五脏,筋骨乃具。弥历十月,脱出其胞。骨弱可卷,肉滑若饴。 译文:就象鸡蛋的样子,外面黑里面白,即外为阴内为阳,直径在一寸左右。因为金是一斤,所以是寸金。还原为先天一斤的分量,化后分散到四肢、五脏六腑、筋骨充满。这时的真人体与本人的躯体完全一样大,经过十个月胎成,就可以脱离肉体,离开胎胞生出来了,成为离体的纯阳真人。成还丹后美丽柔软无可比拟,细滑更是难以描说。 【原文】阳燧以取火,非日不生光,方诸非星月,安能得水浆。二气玄且远。感化尚相通。何况近存身,切在于心胸。阴阳配日月,水火为效证。 译文:用放大境取火时,没有阳光是不行的,没有星星和月亮,哪里来的水呢?阳与火,阴和水相矩虽然远,通过相互感化尚且能通,更何况人的身上水火与日月都存在。关健在于人的心胸,是否修炼,以阴阳配合日和月,以水与火的变化作为修证的验证。 【原文】耳目口三宝,闭塞勿发通。真人潜深渊,浮游守规中。旋曲以视览,开合皆合同。为已之轴辖,动静不竭穷。离气纳营卫,坎乃不用聪。兑合不以谈,希言顺鸿蒙。三者既关键,缓体处空房。委志归虚无,无念以为常。证难以推移,心专不纵横。寝寐神相抱,觉寤候存亡。 译文:眼睛,耳朵,口舌,是人身三宝的关口,一定要关闭不通。眼内视于下丹田,耳内听于下丹田,舌也归向下丹田,对外不看不听不开口,三宝随着真人在深渊中游动,跟着丹田中旋转而旋转,在旋转中曲看曲听曲说,开合都与丹的开合一致。作为自己的轴心管理,动静不能离开,守一不变。眼是魂的窍,魂不外漏,光内照于丹以营卫丹的成长,魄行于坎中与魂合;耳不听,精志不外漏,魂阳住于坎位与魄合成为丹,口不言谈回照于坎中,神不外漏,意归中土。不看不听不言就是为了顺应丹真的鸿蒙状态。这三个关口都关闭之后,身体虚静缓软地处在空房之中,一切志向都不能有,归于虚无。以不想任何事作为常有的状态。一切证到的境界都是不实,不能破坏人的这个状态。心专一于空无,心中不发生任何事,一心清静睡觉也要抱神于一,醒来之后也要处于空亡的状态之中。人与内里真人同处于一种状态之中,人天合一。 【原文】颜容寝以润,骨节益坚强。排却众阴邪,然后立正阳。修之不辍休,庶气云雨行。淫淫若春泽,液液象解冰。从头流到足,究竟复上升。往来洞无极,怫怫被容中。反之道之验,弱者德之柄。芸锄宿污秽,细微得调畅。浊者清之路,昏久则昭明。 译文:按照上述状态进行修炼,人的容颜就象在睡觉后得到滋润。骨节也日益强壮起来,由于六根不动清静专一,就排开了一切阴邪的侵挠。之后正阳就建立起来了,这样的修炼永远不要停止,等到一定程度,就会发现体内,有气浪在运行,之后又有雨水液体在流动。觉得头上有液体源源不断地流到脚,又从足回流到头,液体在来回流动,人处于无极状态之中,就象处在一个气液包着的溶器之中,这种与人类行为相反的行为是修道者亲自验证得到的,在无为软弱寂灭真空的状态下就抓住了德的把柄,彻底根除人的烦恼,就象金丹一样在污秽的屎尿所在的地方住着,只有空无才能调整全身的一切神经畅通,阳气通达人体的每一个细胞。人的修炼方式及状态看上去是昏浊的,只有自甘浊才能得以清,只有自甘昏昧无所明才能有光明,自甘愚昧,才能大彻大悟大智大慧。 【原文】世人好小术,不审道浅深。弃正从邪径,欲速瘀不通。犹盲者不任杖,聋者听宫商。投水捕雉兔,登山索鱼龙。植麦欲获黍,运规以求方。渴力劳精神,终年不见功。欲知服食法,事约而不繁。 译文:世界上的人爱好小能小术,放弃正道去走邪道,心想快点成真,结果行不通,就象瞎子不柱拐杖,聋子听音乐,到水里去捕野鸡抓兔子。上高山去捞鱼,种上麦子收谷子,划圆的达到方,这些都说明,很多修道方法都是白耗精神,到头来劳而无功。其实真正的修炼方法很简单,一点也不烦锁。 【原文】太阳流珠,常欲去人。卒得金华,转而相因。化为白液,凝而至坚。金华先唱,有倾之间。解化为水,马齿琅玕。阳乃往和,性情自然。 译文:流珠是汞,出于丹砂,就象人先天的离位有汞,汞是太阳的精,离是外阳内阴,这个阴就是汞,遇到外边的火烧就要象汞一样蒸发而去。如果下面坎中的水上来,就象金属淬火凝结为金华,把凝结后的金华,放下炉火中炼为液体,就得到白色的液体,再凝固后就非常坚固了。金华炼时有响声,倾刻之间就化成为水,象马的牙,阳指金,把化成水的金华与金合起来就能和合为一体,这是情归性,是一物的两种状态。六根不漏,把这些神合在一起就是汞,放进下丹田炉中修炼,就会与坎中纯阳之金合为一体,汞是金的液体,金是汞的固体。 【原文】迫促时阴,拘畜禁门。慈母育养,孝子报恩。严父施令,教饬子孙。 译文:金生于水,所以说水是金的慈母。金反化成水,所以说是抱恩,严父是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是土的孙,炉中之土,是围墙,使炉中的金水和合,所以是教饬子孙。即土是管理金水的。 【原文】五行错王,相据以生。火性销金,金伐木荣。三五与一,天地至精。可以口决,难以书传。子当右转,午乃东旋。卯酉界隔,主定二名。 译文:五行指金木水火土,由它们组成天地之间的十方运动法则。五行之间是互生的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又生金。它们原本一物,只是互相变化为异,形成环形态,造就万物。除了相生还相克,如火克金,火消金,火能使金化,金克木,可以使木长的更好,东属木,南属火,木火一家,东三南二合为五。北属水为一,西属金为四,金水一家合为五。土属五,三家是三个五。这三家,木火一家是元神,金水一家是元精,土为真意,真意是气的马,运行十方八极,成八卦炉,三昧真火,使元神与元精交合化为无极金丹,这三家相见,形成天地至精,即先天无极纯阳一气。这纯阳一气及变化过程,难以用书面形式写出来,只能以口决的形式出现。子时升向右转,午时降向东旋,卯和酉相对相隔,定为龙虎。 【原文】龙呼与虎,虎吸龙精,两相饮食,俱相贪便,遂相衔咽,咀嚼相吞。 译文:龙为元神,虎为元精,呼时龙入虎中,吸是虎升入龙,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复慨而慷。两者互相吞食,都贪便宜,不舍不离,二者交接吞咽,咀爵相吞,乾坤合化为无极金丹。乾坤两仪合一为无极。 【原文】荧惑守西,太白经天。杀气所临,何有不倾。狸犬守鼠,鸟雀畏鹯。各有其功,何敢有声。 译文:荧惑是火,太白是金,金得火气在丹田中流转,所以要西返到东,金水一家到东后,火气消灭,东西南北,互生又互杀,就象老鼠怕猫,鸟雀怕鹰,必须老实呆着,乱动就有危险,各有各自的功劳。 【原文】不得其理,难为妄言。竭殚家产,妻子饥贫。自古及今,好者亿人。讫不谐遇,希有能成。 译文:不懂其中道理的,都是胡说八道的妄言,修行者花费尽家产、造成妻儿饥贫,一事无成。从古到今,好道者过亿人,到头来不能和谐地遇到真传,很少有人能修成正果。 【原文】广求名药,与道乖殊。如审遭逢,睹其端绪。以类相况,揆物终始。五行相克,更为父母。母含滋液,父主禀与。凝精遛形,金石不朽。审专不泄,得为成道。 译文:人们多求名药企图得长生,这是不可能的,因为与长生久视之道不相符合。修道者必须明白,二物能合成一物,方才同类遇。只要找到它们合一的起头和结尾,以其同类相合的道理开始和结束,使之合为一体。五行互相生,这说明它是一物所化,阴阳二气交合为一体,金木水火土,如环运行不缺,需要以气引导不发生滞留,这样五行相生就会顺利,金作而生水,水流而木旺,木动而火明,火炎而土平,土积而金成。这是行气通致的相生之理。前面的修炼是用武火运行,使五行相生动起来。更加相爱的是,金入火而销亡,火得水而灭光,水遇土而不行,土遇木而被固定。木遇金而折伤。这是在五行运动中,使五行之性减能的原理。而相恶的是,金为父,水为母,父母相交合成精气,精气的作用物是水与火。当金水在炉中,水火不息,金水各流其形,就是说武火不停,金水在炉中运动。当武火停止,水火停止后,回光内照冷静,清净寂灭时金水变形,水凝成金。金为固体为金刚不坏之身,得成正道。 【原文】立竿见影,呼谷传响,岂不灵哉?天地至象。 译文:只要懂得五行生克之理进行修炼,就会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。修到真空寂灭的境界,就能与宇宙间的一切灵明沟通,就象有了空谷就有回响,有了固体就能传音。当你修到金刚不坏的空无寂灭时,不是更灵吗?天地是乾坤,二者合一为无极,进入空空大道,哪有不灵的? 【原文】若以野葛一寸,巴豆一两。入喉辄僵,不得俯仰。当此之时,虽周文揲蓍。孔丘占象,扁鹊操针。巫咸叩鼓,安得令苏?复起驰走。 译文:如果以药修真,把野葛和巴豆等等药物用来长生,吃了以后就会死去。到那时,就是让周文王,孔夫子来为你算命,由神衣扁鹊来治病,让巫婆来为你招魂,也不能让你死而复生站起来走路。 【原文】河上姹女,灵而最神。得火则飞,不见埃尘。鬼隐龙匿,莫知所存。将欲制之,黄芽为根。 译文:河上姹女,指人的元神,它可以上天入地盗取天地灵信一切精妙,通天彻地,无所不能,但是遇到火就不见了,当人发火时,就会离去。他本来在离位,后天人心属离,所以元神不存,人便不灵。元神逃走就象鬼藏龙隐,谁也不知她在哪里存在。如果要制约元神,不使他逃走,人要炼到心如止水,心空无物,元神就不会逃走。更重要的是,它与黄芽即水中阳即男婴能合为一体,元神为水,元精为男为金,二者可以互化,水可凝结为金,有了金,水就不会逃走。元神是金的液态,化气就消失了,如果化为金就不变了。 【原文】物无阴阳,违天背元。牝鸡自卵,其雏不全。夫何故乎?配合未连。三五不交,刚柔离分。施化之精,天地自然。犹火动而炎上,水流而润下。非有师导,使其然者。资始统政,不可复改。 译文:万物没有阴阳,就是违背自然之理的。母鸡自己下蛋不能孵出小鸡来。这是为什么呢,这是因为它没有经过公母交配。元神元精不相合,又不与真意交合,刚与柔分离的结果。公母交合生子,是天地之间的自然结果。就象火向上走,水向下流一样不可改变。没有师父的指导、私自修炼是不能成功的。 【原文】观夫雌雄交媾之时,刚柔结合而可不解。得其节符,非有工巧以制御之。若男生而伏,女偃其躯,禀乎胞胎,受气元初。非徒生时,著而见之,及其死也,亦复效之。此非父母,教令其然。本在交媾,定置始先。 译文:难道看不见吗?动物公母配种的时候,两个一刚一柔合在一起很难解开,这种互相符合的功夫,不是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,而是自然本有的本能。就象男的面朝下,女的面朝上进行交配,这是在受气之初,就有的本能。不是看见的,到了死后男的总是面朝下,女的总是面朝上,这不是父母教他们这样做的,这是由于交媾的本能,在出生时已有了。 【原文】坎男为月,离女为日。日以施德,月以舒光。月受日化,体不亏伤。阳失其契,阴侵其明。朔晦薄蚀,奄冒相倾。阳消其形,阴凌灾生。 译文:坎中的男都在阴之中,离中的女却在阳之中,日施德入于月中与男合,月舒光男上升入于离,月与日互相交合,其体内的男和女相和,人体就不会亏伤。如若不然阳失去契合,阴就侵害其明亮,就会造成朔与晦,互相剥蚀,或掩住或冒出来,互相倾害,造成阳消其形,阴也会发生灾害。 【原文】男女相须,含吐以滋。雄雌错杂,以类相求。金化为水,水性周章。火化为土,水不得行。 译文:坎中男和离中女互相以身相须,合在一起,一含收一吐施,互相滋养,十方交杂,以其相反的阴与阳求合。炉火正旺时,使金化为水,这个水周流全身,水遇冷生成金,火化成土,让水止,即意不动,水凝成金,火凝成土。土生金,成金刚不坏体。 【原文】故男动外施,女静内藏。溢度过节,为女所拘。魄以检魂,不得淫奢。不寒不暑,进退合时,各得其和,俱吐证符。 译文:所以说男的向外施合,女的向内收藏,男多出来的被女的拘住。魄为女,魂为男,女的管住男的不能太多施放,阴与阳的规律也是这样。上为火下为寒上下交合不寒不热,又进退符合火候,上下两方都正好和合,都能不多不少地相合成为无极,即乾坤合一为无极。 【原文】丹砂木精,得金乃并。金水合处,木火为侣。四者混沌,列为龙虎,龙阳奇数,虎阴偶数。 译文:离中的丹砂是木生的精,遇到水的精华就要合并为丹。金水相合时,以木生出来的火作为伴侣,金木水火混合在一起,列为龙即元神,虎是元精,二者遇意,三家合为金丹。龙外阳是奇数,虎外阴为偶数,奇数成乾,坤数归偶。 【原文】肝青为父,肺白为母。肾黑为子,脾黄为祖,为五行始。三物一家,都归戊已。 译文:肝青属木内存魂,肺白为金内存魄,心红属火内有神,肾黑属水内存精,脾黄为祖是指神魂合一为父,魄精合一为母,三家合一归脾。即五神归元意不动,性归已土,身五行合一,命归戊土,戊已合一为无极土,即回归先天一性。这是五行的开始。 【原文】刚柔迭兴,更历分部。龙西虎东,建纬卯酉。刑德并会,想见欢喜。刑主伏杀,德主生起。 译文:性五行分十方,五刚五柔,兴起走向对方为已。命五行也是兴起合一为戊。戊与已也是相反,合一为无极。每一对都一样,比如,龙行到西,虎行到东,建立起卯酉相合的八卦。生起与伏杀并举,互相欢喜交并。刑是克,德是使对方生长。 【原文】二月榆落,魁临于卯。八月麦生,天罡据酉。子南午北,互为纲纪。九一之数,终则复始。含元抱真,播精于子。 译文:二月份榆籽落的时候,北斗指向东,由东向西转。八月份荞麦生籽,北斗指向了西,应往东转,由子向南,由午向北,互相为纲领。九为离一为坎,取坎填离取离入坎,终而复始如环运行,含元抱真,播种子在坎位,成在离,坎成坤,离成乾。 【原文】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雄不独处,雌不孤居。玄武龟蛇,盘蚪相扶。以明牝牡。毕竞相胥。 译文:男在关元,女在鸠尾,男在河里,女在岸上,男女相求合为好,即子与女相合。雄的不愿孤独居住,雌的也不愿独居,总想合在一起才为好。玄武龟蛇互相合在一起,用来表明,天与地的牝与牡的关系,必竟要互相吸引,互相依存。 【原文】假使二女共室,颜色甚姝,令苏秦通言,张仪结媒,发辩利舌,奋舒美辞,推心调谐,使为夫妻,弊发腐齿,终不相知。 译文:假如让两个女人共处一室,她们非常美丽动人,尽管让苏秦通话,让能说会道的张仪来说媒,能言善辩,灵牙利齿,言语美丽好话说尽,推心置腹,让这两个结为夫妻,到老死也不可能。 【原文】若药物非种,名类不同,分刻参差,失其纪纲。虽黄帝临炉,太已降坐,八公捣炼,淮南执火,立宇崇坛,玉为阶陛,麟脯凤腊,把籍长跪,祝章神祗,请哀诸鬼,沐浴斋戒,冀有所望,亦犹和胶补釜,以硇涂疮,去冷加冰,除热用汤,飞龟舞蛇,愈见乖张。 译文:如果药物不是同类成份,把名类不同的药物分斤两放在一起修炼,这是伤失修道纲领的。即使是黄帝来看炉火,太已真人坐镇,八个老人来捣炼,淮南王来烧火,建立庙宇神坛,以玉作台阶和炉壁,用麒麟的肉供奉,凤凰的油点灯。每天长跪叩头,念咒请神灵保佑,请多种鬼来帮忙,自己沐浴斋戎,希望炼成丹,就象用胶补漏锅,以毒药涂疮伤。去冷却加冰,去热用开水,飞龟舞蛇跳大神,只能越来越错,永不能成功。
下 卷
【原文】惟昔圣贤,怀玄抱真。服炼九鼎,化迹隐沦。含精养神,通德三元。津液腠理,筋骨致坚。众邪辟除,正气常存。累积长久,变形而仙。 译文:只有过去的圣贤能修成,他们胸怀玄深大道,抱守真道不弃,经过九转还丹,在深居下炉之中隐形化迹,含养精神,纯阳浩然正气冲通天地人三界大道。甘露充满皮肉骨头至坚,身上九虫邪气退尽,正气不坏常存,积累长久后,变形成为神仙。 【原文】忧悯后生,好道之伦,随傍风采,指画古文,著为图籍,开示后昆。露见枝条,隐藏根本。托号诸石,覆谬众文,学者得之,韫椟终身。 译文:先贤们修成神仙以后,可惜后来的学道者修炼没有凭据,就以比喻的手法,写成文字著成书,以开示后学者。书中只露出些条条框框,真谛隐藏在后面,比如把规律说成石头,以盖住真经,如果学者得到,就会终身受益无穷。 【原文】子继父业,孙踵祖先。传世迷惑,竟无见闻。遂使宦者不仕,农夫失耘,商人弃货,志士家贫。 译文:人都知道是宝书,但都束之高搁,就这样父传给子,孙又继承祖先,有书不修,传世迷人,竞无能见闻修真的,只等待成仙。于是使当官的不去上任,农夫不去种田,商人不卖货,有志的守贫不求上进,白白地浪费了真经。 【原文】吾甚伤之,定录斯文。字约易思,事省不繁。披列其条,核实可现。分两有数,因而相循。故为乱辞,孔窍其门。智者审思,以意参焉。 译文:看到这种情况,我感到很伤心,于是就重新删定古人的文章,字少而易于思考,事省而不繁锁,因此我以低微散乱的文章,企图让人们从这里找到窍门,有智慧的人细致思考,就会契合的。 【原文】法象莫大乎天地兮,玄沟数万里。河鼓临星纪兮,人民皆惊骇。晷景妄前却兮,九年被凶咎。皇上览视之兮,王者自退改。关键有低昂兮,害气遂奔走,江淮之枯竭兮,水注流于海。 译文:高瞻远瞩以身之法则效仿天地之大律,能沟通宇宙万物之律,象河鼓星一样抓住天地之间运动规则的钢领,使自身的运动象天地阴阳大律一样在运动。万物将听从调动,全身一切听从调动。以此修真,去前身之错,行九年面壁,甘愿处人不愿之凶。成就真人,如皇极明珠遍照环宇,丹光照亮全身,处处无阴邪。天地之间的十方阴阳将随之而化为零,回归无极,关闭六根,身处低位。害气趋高而远离。百川归海,唯我有容乃大。 【原文】天地之雌雄兮,徘徊子与午。寅申阴阳祖兮,出入复终始。循斗而招摇兮,执衡定元纪。升熬于甑山兮,炎火张设下。白虎倡导前兮,苍龙和于后。 译文:天为公,地为母,上下交合生纯阳浩然之气,起名叫金丹。这就要从子到午,从午到子,循环运动,使天地交合,生浩然正气于中。不止上下前后,还有东西,也要成循环运动,周而复始。循北斗指向,四季八方都要逐一循环运动。四季末都为土,四方为炉,天地合,龙虎交,水火并,阴阳一,都合为土。执行天权,指挥天法运行平衡,定归元之纲领。使四象金木水火,在炉中真土山上结成金丹。上有火下降,下有水上升,东木西金,尽归于真土之无极,从子起白虎东行,东青龙和行于西。 【原文】朱雀翱翔戏兮,飞扬色五彩。遭遇罗网施兮,压之不得举。嗷嗷声甚悲兮,如婴儿之慕母。颠倒就汤镬兮,摧折伤毛羽。漏刻未过半兮,龙鳞狎猎起。五色象炫耀兮,变化无常主。沽沽沸驰兮,暴涌不休止。接连重叠累兮,犬牙相错距。形如仲冬冰兮,阑干吐钟乳。崔嵬以杂厕兮,累积相支柱。 译文:离位的灵,遇火而飞。必须以下面的水气上来才能降伏。朱雀就象灵珠。它跳跃飞翔,戏耍无常,就象悟空必须有紧箍咒。朱雀必须用罗网把它网住,压住使它不能飞,尽管它象婴儿一样哭叫母亲,也要把它从上放下,使之进入汤锅,化掉它的羽毛。但是朱雀本是龙变的,入水以后它又变成了全身长鳞的龙,飞了起来,五色光闪耀,变化无常,不断地猛火修炼,遇水向上再让它向下,沸沸腾腾不止不休,它就会落入炉中成黄芽,变成象马齿形的金砂。就象冬天的冰,被凝固就象钟乳一样的亮。天长日久堆积成柱子。元神化作元精。阴化为阳,就象巍峨的山峰。水化为金,气化成丹。 【原文】阴阳得其配兮,淡泊自相守。青龙处房六兮,春华震东卯。白虎在昴七兮,秋芒兑西酉。朱雀在张二兮,正阳离南午。三者俱来朝兮,家属为亲侣。本之但二物兮,末乃为三五。三五并与一兮,都集归二所。治之如上科兮,日数亦取甫。先白而后黄兮,赤黑通表里。名曰第一鼎兮,食如大黍米。 译文:当十方八极五对阴阳配合之后,就都化为无极,人的身心自动进入淡泊无为的境界,此时修炼者更应处于寂寞,淡泊无为寂灭的状态,就进入丹成后的自修炼过程。青龙处在东方房宿六度,在震位,四季为春。白虎处在西方昴宿七度,在兑位四季为秋。朱雀处在张宿二度,在离位,在南方为午,朱雀是火,白虎是元精,青龙是元神,这三个都来水中土炉内。一家亲合在一起为伴侣。原本只是金水二物,后来才分为三家五行的,这三家五行归为一后,都集归在两个地方,坎中元精即坤位,离中元神即乾位。修炼的方法就象上面所讲的一样,经过与日月阴阳四季变换,文火武火修炼。到头来人白色变成黄色,其赤色黑色的光通达表里,它的名字叫做第一鼎,炼成的丹食,如变大的黍米,就象大高梁米。米是十方八极。在下丹田日中,所以佛法叫日中一食。过午不食,就是这个道理。 【原文】自然之所为兮,非有邪伪道。山泽气相蒸兮,兴云而为雨。泥竭乃成尘兮,火灭而为土。若蘖染为黄兮,似蓝成绿组。皮革煮为胶兮,曲孽化为酒。同类易施功兮,非种难为巧。 译文:以人身与自然相符合的规律修炼就不存在邪伪道。天地之间的气是通畅的,山与泽的气是上下蒸薰的,天地之间能产生云气就能下雨,云气上升,雨向下落,上下循环。泥干了以后就化成尘上扬,就象火上升一样,火被雨水灭了,就下落成为了土。这都是自然之道,人身也是这样。如果土里长了苗就是黄色的,之后变成兰的或绿的,皮草煮了以后就变成了胶,粮食曲化分孽就化为酒,人修炼就成仙。因为人是天地灵气所成,化而又成天地之灵气。它都是金化成水,水凝成金,是同一个类别就能修炼成真,不是这个种类是不能成功的。 【原文】惟斯之妙术兮,审谛不诳语,传于亿代后兮,昭然而可考。焕若星经汉兮,炳如水宗海。思之务令熟兮,反复视上下。千周灿彬彬兮,万遍将可睹。神明或告人兮,魂灵忽自悟。探端索其绪兮,必得其门户。天道无适莫兮,常传于贤者。 译文:这是唯一的妙术,人要仔细审查就知道不是骗人的。传于亿万代之后,还是可以明明白白地考证到。就象明星运行在霄汉之中,总是发光的。就象大海之水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熟习文章讲到的内容。反反复复上上下下对应身体,找明白位置。千万遍细读考证,就会看到真谛。通神明,可以告诉人,机灵之人忽然会自悟,探寻源头,找到修炼路线及规律。就能找到下手入门的办法,修成大道。天道无情不专送给任何人,但常常传给贤达的善人。 周易参同契结束
五 相 类
【原文】《参同契》者敷陈梗概。不能纯一,泛滥而说。纤微未备,缺略仿佛。今更撰录。补塞遗脱。润色幽深,钩援相逮。旨意等齐,所趣不悖。故复作此,命《五相类》,则大易之情性尽矣。 译文:本文之所以叫参同契,是指它由多种经典相参照而契合大道,对于每种经的应用及议论只能举其要而谈,简单谈一下大概情况,不能纯以一种经论。只能泛滥而说,其细微之处不齐备,请大家谅解。我总觉得还需要讲些什么,所以今天再写一篇,以把未交等清楚的讲一下,再进行润色,更加浅显易懂。把各种经的关系讲明白,它们互相衬托,不相上下,其意义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上下区别,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,所以把这新作品,起名为《五相类》。让人们知道,周易参同契是多种重要原理互相衬托,共同论证大道的经典,这样,大易的性与情就表达明白了。 【原文】大易情性,各如其度。黄老用究,较而可御。炉火之事,真有所据。三道由一,俱出径路。枝茎华叶,果实垂布。正在根株,不失其素。诚心所言,审而不误。 译文:对于易的阴与阳,正与反的变化规律,各有其角度规定和运动规则,已基本上讲明白了,对于《黄帝内经》及老子《道德经》的运用研究。都可以如实把握,对于《火记》《龙虎经》中修炼炉火之事是有据可查的,这三个方面都出于一个理,都有修炼路子。都茎枝华叶,果实累累,现在把它们合而为一。只在于归根于一体,只要根正就不会发生错误。由于人们误认为它不是一回事,所以才把它们放在一起对应参照。这是发自至诚的语言,只要你审查,决不会有误的。 【原文】象彼仲冬节,竹木皆摧伤。佐阳诘商旅,人君深自藏。象时顺节令,闭口不用谈。天道甚浩旷,太玄无形容。虚寂不可睹,匡郭以消亡。谬误失事绪,言还自败伤。别序其四象,以晓后生盲。 译文:大道难见,就象冬天的竹木全部摧折,告诉问道的,人君深藏,大道难以见到,就象冬天这样都藏起来了;大道难明,请人们不要谈论吧,永远也讲不清,因为人的思维有限,大道无限。天道甚大,浩大广阔空无,人看不见边,听不见回声,因为它太玄深,不可捉摸形容,你怎么能讲清楚呢?大道是空虚,寂静无声,永远也看不到感觉不到。但它象圆球一样有它的运动规律。认错了就找不到头绪,讲说只有失败。不如按自然规律真修实炼才能通达。修炼的过程只能按照乾坤坎离,金木水火四象进行,这是告诉后人,修炼不要走错路。 【原文】会稽鄙夫,幽谷朽生。挟怀朴素,不乐权荣。栖迟僻陋,忽略利名,执守恬淡,希时安平。远客宴闲,乃撰斯文。歌叙大易,三圣遗言。察其旨趣,一统共伦。务在顺理,宣耀精神。神化流通,四海和平。 译文:我这里约会了受人鄙视的老夫子,还有深山幽谷里修炼的朽木之人,他们胸怀朴素之道,不守权贵荣华,居住在远乡辟壤简陋的地方,忽略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和时代。执守于恬淡,后来人们离去,得到少有的安静。就闭门谢客才写了这篇《参同契》,以诗歌的形式叙述大易之理。以对于文王,伏羲、孔子的遗言,经过修炼觉察到了它的旨意。在写书的过程中一统共论,务在于顺理,从而发扬其精神,成书流通在世界上,希望四海和平兴旺。 【原文】表以为历,万世可循。序以御政,行之不繁。引内养性,黄老自然。含德之厚,归根反元。近在我心,不离己身。抱一毋舍,可以长存。 译文:文章表达的修炼顺序不差,万世之后仍然可以按照它修炼成功,以五行四象的规定修炼把握,运行起来并不繁杂,引用来养性就能达到黄帝、老子所说的自然大道。含德厚重,在于归根反元。这只决定于我们的心,不离我身进行修炼,抱一不舍,就可以长存了。 【原文】配以服食,雄雌设陈。挺除武都,八石弃捐。审用成物,世俗所珍。 译文:按照五行八卦十方配方炼成丹食,把阴阳八卦的每一个方位都当作炼丹的矿石,把八种石头炼尽之后,丢弃矿渣就炼成金丹,即八卦炉里炼成长生不老丹。因为八石皆为天地所化生而成,化而归元,就能修炼成功。成为世俗间的珍宝。 【原文】罗列三条,枝茎相连。同出异名,皆由一门。非徒累句,谐偶斯文。殆有其真,砾硌可观。使余敷伪,却被赘愆。命《参同契》,微览其观。辞寡意大,后嗣宜遵。 译文:本《参同契》共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,第一部是大易的原理,第二部是《火记》的原理,第三部是《龙虎经》的原理,这三个章节都是根茎相连的。同出于一个门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,放在一起可以互相参照,共同契合大道,所以才把这篇文章叫做参同契。但又有前后连接修炼的真实意义。并不只是为了白白地积累文字和语句、也并不是为了使文章美丽,以夸耀斯文。实在有真情在内,可以明明白白看出来。为什么呢?有德者、贤者能懂,不给是非小人留有余地。同时去掉一些虚伪的过多的废话。所以才起名叫《参同契》,即只是为真修者准备的。只要细看其头绪,就知道辞寡意大,后来的人也一定要遵照执行。 译到这里,我感到魏前辈用心之良苦,译者自觉远远不及,自恃达意并不自惭、徒自将《参同契》更细致地讲说出来,难道要犯一个人间修道大错吗?为什么古人不把它写的更细致呢?这会不会违背了古人的初衷呢?如不细讲今人能修成吗,纵目观遍所有译经者,只是草草而谈,远不及原文细致,今人不得要领。如要细谈又违前辈的意愿,实在是两难。难道是天意吗?天会惩罚吗?如果我这里泄漏了天机,天要惩罚吗?即然天机不可泄,为什么要让我知道呢?算了,我们初衷是让更多的人修成,那怕有一个人能以此译文而修成,我愿足矣。我怕小人吗?小人是谁?小人是我。如果有小人盗法,天都不管,我管它干嘛?天若罚之,又耐我何,与我一并罚算了。这里晚辈有罪于此,乞望垂怜。 【原文】委时去害,依托丘山。循游寥廓,与鬼为邻。化形而仙,沦寂无声,百世一下,遨游人间。陈敷羽翮,东西南倾。汤遭厄际,水旱隔并。柯叶萎黄,失其华容。吉人相乘负,安稳可长生。 译文:哈哈,我本纯阳真人,为先天一气所化。来这里告诉你们我姓魏,我并不是这个人,这是一个修炼法。委是让人们清静修炼,拿起去尘免死之法,尘即是鬼,就在你的全身,与你的真空之身合在一起,鬼是你长生飞行的障碍,障碍就是尘,尘是鬼,委是萎,修炼就是让你把鬼即尘枯萎,清静无为如山不动就能灭鬼,萎固尘不动,鬼不能行时,你的真身就能在寥廓中任意飞行了,到时鬼就离开了你,不在你的身内成为邻居。自身纯阳化成了仙人,空寂无为无名无声,纯阳之体尘不可入,仙鬼不同居,天上地下分离。百世为三百年,一世为三十年,一百世来世间遨游一回。我的名字中有一个伯字,百世一下,告诉你,人变成纯白光时就成了仙,来到人间就是为了让后人跟着我学习。我写下的书,就是展示我的羽翼,让你们看一看里面,不是讲了东西南北,金木水火五行八卦的大易之理吗?把它对应人体修炼,就能像刷子,围绕运行在你的身体各部,把你的一切尘去掉,让你成为真人,汤遭厄际是告诉你,修炼的地方放在下丹田的水中进行,因为八卦炉需要外在有水。水旱隔并,一方面告诉你,水是阴中有纯阳,旱是火,其中有阴,阴阳合并即为重阳真人,所以我的名字中有一个陽字。另一方面,纯阳来自于水火即济,即阴阳合为无极,这个陽专指无极,与阴阳的阳字不同。吉字是十方归一方,如同法船,人若相信,乘坐就能飞升天外,又可长生不灭。 鼎 器 歌
【原文】圆三五,寸一分。口四八,两寸唇。长二尺,厚薄匀。腹齐三,坐垂温。阴在上,阳下奔。首尾武,中间文。始七十,终三旬。二百六,善调匀。阴火白,黄芽铅。两七聚,辅翼人。 译文:这个炉是一个圆球形的,它的直径是十五数,三家水金火,分为五行八卦十方。大小是一寸大,有四方八极与五行八卦相合,上有一半,下有一半,分为天和地,中间的纬线上是八卦方位,都与天地之点相连成经线。身体高约二尺,在身体的中间,腹部脐下三寸的关元穴,即下丹田。先坐下来温养,用文火观照。然后转。从下向上转,又从上向下转,十方皆互转,形成八卦炉,吸时武,中间文停三秒,呼是武,待行成循环运动之后,就连续武火运动七十次,中间二百六十次文火,结束用三十次武火。以量进行仔细调匀。阴中生出的火为阳,是白色纯阳为金,下来的汞炼成黄色,牙状为金砂。“两七聚”是指七窍中的五神指上七,身五行指下七,上文,下武二七合在一起炉就不漏,指性命两个五行都归于炉中,以辅助真人炼成。 【原文】赡理脑,定升玄。子处中,得安存。来去游,不出门。渐成土,性情纯。却归一,还本元。善爱敬,如君臣。至一周,甚辛勤。密防护,莫迷昏。途路远,极幽玄。若在此,会乾坤。 译文:灵丹入脑千智生,看修炼的结果,要从灵丹入脑可以看出。那时,人的智慧,生发无限,不思自来,天理源源不断涌现出来。这样才能认定金丹从玄地下丹田上升而来。放下到子处,即下丹田,使之安宁生发成固。之后虽然灵丹在任督线上来回游动,但不能使之出门。渐渐地丹就会长大与人一样,炼到性纯情归于一,就还回了本元。而善于敬爱之,如怀孕的妇女,时时小心,如十月怀胎。还有三年哺乳,九年面壁,十二年飞升。就象臣对君一样必恭必敬对人。完成这一周期甚为辛苦勤劳,要密密防护,不要昏迷失道。修炼的路途很长,到达极点就与天地原始合为无极一体,在这时,八石化尽,乾坤相合为无极。 【原文】乐道者,寻其根。审五行,定铢分。谛思之,不须论。深藏守,莫传文。 乐于修道的人们,一定要追寻真师真道,必须有真人修成功,找到以后,审查五行,定出八卦,找到一斤分十六两,再分六十四铢的原理,细细思量,密密修行,深深藏起来,守道归一,不要以文章传播。以免受天谴。定不轻饶。 【原文】御白鹤兮合驾龙鳞,游太虚兮偈仙君,录天国兮号真人。 译文:修炼降龙伏虎,就是修成以后骑龙跨虎,乘鹤飞升太空,游于太虚之境,与先师真君共论大道,被天图录取,号为真人。
周易参同契(原文) 上 卷 乾坤者,易之门户,众卦之父母。坎离匡郭,运毂正轴。牝牡四卦,以为橐侖,覆冒阴阳之道,犹工御者,执衔辔,准绳墨,随轨辙。 处中以制外,数在律历记。月节有五六,经纬奉日使,兼为六十四,刚柔为表里。朔旦屯直事。至暮蒙当受。昼夜各一卦,用之如次序。既未至晦爽,终则复更始。日辰为期度,动静有早晚。 春夏据内体,从子到辰巳,秋冬当外用,自午讫戌亥。赏罚应春秋,昏明顺寒暑,爻辞有仁义,随时发喜怒。如是应四时,五行俱得序。 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天地者,乾坤之象也。设位者,列阴阳配合之位也。易为坎离,坎离者,乾坤二用。 二用无爻位,周流行六虚,往来既不定,上下亦无常。幽潜沦匿,升降于中,包囊万物,为道纪纲。以无制有,器用者空,故推消息,坎离没亡。 言不苟造,论不虚生,引验见效,校度神明,推类结字,原理为证。 坎戌月精,离己日光,日月为易,刚柔相合。土王四季,罗络始终。青赤白黑,各居一方。皆禀中宫,戊巳之功。 易者,象也。悬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穷神以知化,阳往则阴来。辐凑而轮转,出入更卷舒。 晦至朔旦,震来受符。当斯之时,天地媾其精,日月相掸持,雄阳播玄施,雌阴化黄包。混沌相交接,权舆树根基。经营养鄞鄂,凝神以成躯。众夫蹈以出,蠕动莫不由。 于是仲尼赞洪濛,乾坤德洞虚。稽古称元皇,关睢建始初。冠婚气相纽,元年乃芽滋。 圣人不虚生,上观显天符,天符有进退,屈伸以应时。 故易统天心,复卦建始萌。长子继父体,因母立兆基。消息应钟律;升降据斗枢。三日出为爽,震受庚西方,八日兑受丁,上弦平如绳。十五乾体就,盛满甲东方,蟾蜍与兔魄,日月气双明。蟾蜍视卦节,兔者吐生光,七八道已讫,屈折低下降,十六转受统,巽辛见平明。艮直于丙南,下弦二十三,坤乙三十日,东北伤其明,节尽相禅与,继体复生龙。 壬癸配甲乙,乾坤括始终,七八数十五,九六亦相应,四者合三十,阳气索灭藏,八卦列布曜,运移不失中。 元精妙难睹,推度效符证,居则观其象,准拟其形容,立表以为范,占候定吉凶。发号顺时令,勿失爻动时,上察河图文,下序地形流。中稽于人心,参同考三才,动则循卦节,静则因彖辞。乾坤用施行,天下然后治。 可不慎乎?御政之首,管括密微。开舒布宝。要道魁柄,统化枢纽。 爻象内动,吉凶外起。五纬错顺,应时感动,四七乖戾,移离俯仰。文昌总录,诘责台辅。百官有司,备典所部。 日合五行精,月受六律纪,五六三十度,度竟复更始。 原始要终,存亡之绪。或君骄溢,亢满违道,或臣邪佞,行不顺轨。弦望盈缩,乖变凶咎;执法刺讥,诘过贻主;辰极受正,优游任下;明堂布政,国无害道。 内以养已,安静虚无。元本隐明,内照形躯,闭塞其兑,筑固灵珠,三光陆沉,温养子珠。视之不见,近而易求。 黄中渐通理,润泽达肌肤。初正则终修,干立末可持。一者以掩蔽,世人莫知之。 上德无为,不以察求,下德为之,其用不休。 上闭则称有,下闭则称无。无者以奉上,上有神德居。此两孔穴法。金气亦相须。 知白守黑,神明自来,白者金精,黑者水基。水者道枢,其数名一。 阴阳之始,玄含黄芽。五金之主,北方河车,故铅外黑,内怀金华。被褐怀玉,外为狂夫。 金为水母,母隐子胎,水者金子,子藏母胞。 真人至妙,若有若无。仿佛太渊,乍沉乍浮。退而分布,各守境隅。 采之类白,造之则朱,炼为表卫,白里居贞,方圆经寸,混而相拘。 先天地生,巍巍尊高。旁有垣厥,状似蓬壶,环匝关闭,四通蜘蹰,守御密固。瘀绝奸邪,曲阁相通,以戒不虞。 可以无思,难以愁劳。神气满堂,莫之能留,守之者昌,失之者亡。动静休息,常与人俱。是非历藏法,内视有所思。履行步斗宿,六甲以日辰。阴道厌九一,浊乱弄玄胞。食气鸣肠胃,吐正吸新邪。昼夜不卧寐,肠鸣未尝休。身体以疲倦,恍惚状若痴。百脉鼎沸驰,不得清澄居。累垣立坛宇,朝暮敬祭祠。鬼物见形象,梦寐感慨之。心欢意喜悦,自谓必延期。遽以夭命死,腐露其形骸。举措辄有违,悖逆失枢机。诸术其众多,千条有万余。前却违黄老,曲折戾九都。明者省厥旨,旷然知所由。 勤而行之,夙夜不休。服食三载,轻举远游。入火不焦,入水不濡。能存能亡,长乐无忧。道成德就,潜伏俟时。太乙乃召,移居中洲。功满上升,膺录受图。 《火记》不虚作,演《易》以明之,偃月法鼎炉,白虎为熬枢。汞日为流珠,青龙与之俱,举东以合西,魂魄自相拘。 上弦兑数八,下弦亦如之。两弦合其精,乾坤体乃成。二八应一斤,易道正不倾。铢有三百八十四,亦应卦爻之数。 金入于猛火,色不夺其金光。自开辟以来,日月不亏明。金不失其重,日月形如常,金本从月生,朔旦受日符。金反归其母,月晦日相包。隐藏其匡郭,沉沦于洞虚。金复其故性,威光鼎乃嬉。 子午数合三,戊已号称五,三五既和谐。八石正纲纪。 呼吸相贪欲。伫思为夫妇。黄土金之父,流珠水之母。水以土为鬼。土填水不起。朱雀为火精。执平调胜负。水胜火消灭,俱死归厚土。三性既合会。本性共宗祖。 巨胜尚延年,还丹可入口。金性不败朽,故为万物宝。术土服食之,受命得长久。土游于四季,守界定规矩。金砂入五内,雾散若风雨。熏蒸达四肢,颜色悦泽好。白发更生黑,齿落出旧所。老翁复丁壮,耆妪成姹女。改形免世厄,号之曰真人。 胡粉投火中,色坏还为铅。冰雪得温汤,解释成太玄。金以砂为主,禀和于水银。变化由其真,终始自相因。 欲作服食仙,宜以同类者。植禾当以粟,覆鸡用其子。以类辅自然,物成易陶冶。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椟。类同者相从,事乖不成宝。是以燕雀不生凤,狐兔不乳马。水流不润上,火动不炎下。 世间多学士,高妙负良才。邂逅不遭遇,耗火亡货财。据按依文说,妄以意为之。端续无因缘,度量失操持。捣冶羌石胆,云母及舆磁。硫黄烧豫章,泥汞相炼冶。鼓下五石铜,以之为辅枢。杂性不同种,安肯合体居。千举必万败,欲黠反成痴。侥幸讫不遇,圣人独知之。稚年至白首,中道生狐疑。背道守迷路,出正入邪蹊。管窥不广见,难以揆方来。 若夫至圣,不过伏羲。始画八卦,效法天地。文王帝之宗,结体演爻辞。夫子庶圣雄,十翼以辅之。三君天所挺,选兴更御时。优劣有步骤,功德不相殊。制作有所踵,推度审分铢。有形易忖量,无兆难虑谋。作事令可法,为世定诗书。 素无前识资,因师觉悟之。皓若褰帷帐,嗔目登高台。《火记》六百篇,所趣等不殊。文字郑重说,世人不熟思。寻度其原流,幽明本共居。窃为贤者谈,曷敢轻为书。若遂结舌喑,绝道获罪诛。写情寄书帛,又恐泄天符。犹豫增叹息,俯仰缀斯愚。陶冶有法度,安能悉陈敷!略述其纲纪,枝条见扶疏。 以金为堤防,水入乃优游。金数十有五,水数亦如之。临炉定珠两,五分水有余。二者以为真,金重如本初。其三遂不入,水二与之俱。三物相含受,变化状若神。 下有太阳气,伏蒸须臾间。先液而后凝,号曰黄舆焉。 岁月将欲讫,毁性伤寿年。形体为灰土,状若明窗尘。 捣治合并之,驰入赤色门。固塞其际会,务令致完坚。 炎火张于下,昼夜声正勤。始文使可修,终竟武乃陈。候视加谨慎,审察调寒温。周旋十二节,节尽更亲观。 气索命将绝,休死亡魄魂。色转更为紫,赫然成还丹。粉提一刀圭,九鼎最为神。 推演五行数,较约而不繁。举水以激火,奄然灭光明。日月相激薄,常存晦朔间。水盛坎侵阳,火衰离昼昏。阴阳相饮食,交感道自然。名者以定情,字者缘性言。金来归性初,乃得称还丹。 吾不敢虚说,仿效圣人文。古记题《龙虎》,黄帝美金华。淮南炼秋石,王阳加黄芽。贤者能行持,不肖毋与俱。古今道犹一,对谈吐所谋。学者加勉力,留连深思维。至要言甚露,昭昭不我欺。 中 卷 乾刚坤柔,配合相包,阳禀阴受,雄雌相须。须以造化,精气乃舒,坎离冠道,光耀垂敷。 玄冥难测,不可画图。圣人揆度,参序元基。四者混沌,径入虚无,六十卦周,张布为舆。 龙马就驾,明君御时,和则随从,路平不邪,邪道险阻,倾危国家。君子居其室,出其言善。则千里之外应之,谓万乘之主。处九重之室,发号出令,顺阴阳节,藏器俟时,勿违卦日。 屯以申子,蒙用寅戍,余六十卦,各自有日,聊陈两卦,未能究悉。 立义设刑,当仁施德,逆之者凶,顺之者吉。 按历法令,至诚专密。谨候日辰,审察消息。纤芥不正,悔吝为贼。二至改度,乖错委曲。隆冬大暑,盛夏霜雪。二分纵横,不应漏刻。风雨不节,水旱相伐。蝗虫涌沸,山崩地裂。天见其怪,群异旁出。孝子用心,感动皇极。近起已口,远流殊域,或以招祸,或以致福。或兴太平,或造兵革。四者来之,由乎胸臆。 动静有常,奉其绳墨,四时顺宜,与气相得。刚柔断矣,不相涉入。五行守界,不妄盈缩。易行周流。屈伸反复。 晦朔之间,合符行中。浑沌鸿蒙,牝牡相从。滋液润泽,施化流通。天地神灵,不可度量。利用安身,隐形而藏。 始乎东北,箕斗之乡。旋而右转,呕轮吐萌。潜潭见象,发散精光。毕昂之上,震出为征。阳气造瑞,初九潜龙。阳以三合,阴以八通。故三日震动,八日兑行。九二见龙,和平有明。三五德就,乾体乃成。九三夕惕,亏折神符。盛衰渐革,终还其初。巽继其统,固际操持。九四或跃,进退道危。艮主进止,不得逾时。二十三日,典守弦期。九五飞龙,天位加喜。六五坤承,结括终始。蕴养众子,世为类母。阳数已讫,讫则复起。推情合性,转而相与。上九亢龙,战德于野。用九翩翩,为道轨矩。循据璇玑,升降上下。周流六爻,难得察睹。故无常位,为易宗祖。 朔旦为复,阳炁始通,出入无疾,立表微刚,黄钟建子,兆乃滋亨。播施柔暖,黎蒸得常,临炉施条,开云正光,光耀浸进,日以益长。丑之大吕,结正低昂,仰以成泰,刚柔并隆。阴阳交接,小往大来,辐辏天寅,运而趋时,渐历大壮,侠列卯门。榆荚堕落,归还本根。刑德相负,昼夜始分,夬阴以退,阳升而先,洗濯羽翮,振索宿尘。乾健盛明,广被四邻。阳终于巳,中而相干。垢始端绪,履霜最先。井底寒泉,午主蕤宾。宾服于阴,阴为主人。遁世去位,收敛其精。怀德俟时,栖迟昧冥。否闭不通,萌者不生。阴伸阳屈,没阳姓名。观其权量,察仲秋情。任蓄微雅,老枯复荣。荞麦牙孽,因冒以生。剥烂肢体,消灭其形。化炁既谒,亡失至神。道穷则反,归乎坤元。恒顺地理,承天布宣。 玄远幽眇,隔阂相连。应度育种,阴阳之源。寥廓恍惚,莫知其端。先迷失轨,后为主君。无平不陂,道之自然。变易盛衰,消息相因。终坤始复,如循连环。帝王承御,千秋常存。 将欲养性,延命却期,审思后末,当虑其先。人所禀躯,体本一元。元精云布,因炁托初。 阴阳为度,魂魄所居。阳神日魂,阴神月魄,魂之与魄,互为室宅。 性主处内,立置鄞鄂。情主营外。筑垣城郭。城郭完全,人物乃安。于其之时,情合乾坤。 乾动而直,炁布精流。坤静而翕,为道舍庐。刚施而退,柔化以滋。九还七返,八归六居。男白女赤,金火相拘。则水定火,五行之初。 上善若水,清而无瑕。道之形象,真一难图。变而分布,各自独居。 类如鸡子,黑白相扶。纵横一寸,以为始初。四肢五脏,筋骨乃具。弥历十月,脱出其胞。骨弱可卷,肉滑若饴。 阳燧以取火,非日不生光,方诸非星月,安能得水浆。二气玄且远。感化尚相通。何况近存身,切在于心胸。阴阳配日月,水火为效证。 耳目口三宝,闭塞勿发通。真人潜深渊,浮游守规中。旋曲以视览,开合皆合同。为已之轴辖,动静不竭穷。离气内营卫,坎乃不用聪。兑合不以谈,希言顺鸿蒙。三者既关键,缓体处空房。委志归虚无,无念以为常。证难以推移,心专不纵横。寝寐神相抱,觉寤候存亡。 颜容寝以润,骨节益坚强。排却众阴邪,然后立正阳。修之不辍休,庶气云雨行。淫淫若春泽,液液象解冰。从头流到足,究竟复上升。往来洞无极,怫怫被容中。反之道之验,弱者德之柄。芸锄宿污秽,细微得调畅。浊者清之路,昏久则昭明。 世人好小术,不审道浅深。弃正从邪径,欲速瘀不通。犹盲者不任杖,聋者听宫商。投水捕雉兔,登山索鱼龙。植麦欲获黍,运规以求方。渴力劳精神,终年不见功。欲知服食法,事约而不繁。 太阳流珠,常欲去人。卒得金华,转而相因。化为白液,凝而至坚。金华先唱,有倾之间。解化为水,马齿琅玕。阳乃往和,性情自然。 迫促时阴,拘畜禁门。慈母育养,孝子报恩。严父施令,教饬子孙。 五行错王,相据以生。火性销金,金伐木荣。三五与一,天地至精。可以口决,难以书传。子当右转,午乃东旋。卯酉界隔,主定二名。 龙呼与虎,虎吸龙精,两相饮食,俱相贪便,遂相衔咽,咀嚼相吞。 荧惑守西,太白经天。杀气所临,何有不倾。狸犬守鼠,鸟雀畏鹯。各有其功,何敢有声。 不得其理,难为妄言。竭殚家产,妻子饥贫。自古及今,好者亿人。讫不谐遇,希有能成。 广求名药,与道乖殊。如审遭逢,睹其端绪。以类相况,揆物终始。五行相克,更为父母。母含滋液,父主禀与。凝精留形,金石不朽。审专不泄,得为成道。 立竿见影,呼谷传响,岂不灵哉?天地至象。 若以野葛一寸,巴豆一两。入喉辄僵,不得俯仰。当此之时,虽周文揲蓍。孔丘占象,扁鹊操针。巫咸叩鼓,安得令苏?复起驰走。 河上姹女,灵而最神。得火则飞,不见埃尘。鬼隐龙匿,莫知所存。将欲制之,黄芽为根。 物无阴阳,违天背元。牝鸡自卵,其雏不全。夫何故乎?配合未连。三五不交,刚柔离分。施化之精,天地自然。犹火动而炎上,水流而润下。非有师导,使其然者。资始统政,不可复改。 观夫雌雄交媾之时,刚柔结合而可不解。得其节符,非有工巧以制御之。若男生而伏,女偃其躯,禀乎胞胎,受气元初。非徒生时,著而见之,及其死也,亦复效之。此非父母,教令其然。本在交媾,定置始先。 坎男为月,离女为日。日以施德,月以舒光。月受日化,体不亏伤。阳失其契,阴侵其明。朔晦薄蚀,奄冒相倾。阳消其形,阴凌灾生。 男女相须,含吐以滋。雄雌错杂,以类相求。金化为水,水性周章。火化为土,水不得行。 故男动外施,女静内藏。溢度过节,为女所拘。魄以检魂,不得淫奢。不寒不暑,进退合时,各得其和,俱吐证符。 丹砂木精,得金乃并。金水合处,木火为侣。四者混沌,列为龙虎,龙阳奇数,虎阴偶数。 肝青为父,肺白为母,肾黑为子,脾黄为祖,为五行始,三物一家,都归戊已。 刚柔迭兴,更历分部。龙西虎东,建纬卯酉。刑德并会,想见欢喜。刑主伏杀,德主生起。 二月榆落,魁临于卯。八月麦生,天罡据酉。子南午北,互为纲纪。九一之数,终则复始。含元抱真,播精于子。 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雄不独处,雌不孤居。玄武龟蛇,盘蚪相扶。以明牝牡。毕竞相胥。 假使二女共室,颜色甚姝,令苏秦通言,张仪结媒,发辩利舌,奋舒美辞,推心调谐,使为夫妻,弊发腐齿,终不相知。 若药物非种,名类不同,分刻参差,失其纪纲。虽黄帝临炉,太已降坐,八公捣炼,淮南执火,立宇崇坛,玉为阶陛,麟脯凤腊,把籍长跪,祝章神祗,请哀诸鬼,沐浴斋戒,冀有所望,亦犹和胶补釜,以硇涂疮,去冷加冰,除热用汤,飞龟舞蛇,愈见乖张。 下 卷 惟昔圣贤,怀玄抱真。服炼九鼎,化迹隐沦。含精养神,通德三元。津液腠理,筋骨致坚。众邪辟除,正气常存。累积长久,变形而仙。 忧悯后生,好道之伦,随傍风采,指画古文,著为图籍,开示后昆。露见枝条,隐藏根本。托号诸石,覆谬众文,学者得之,韫椟终身。 子继父业,孙踵祖先。传世迷惑,竟无见闻。遂使宦者不仕,农夫失耘,商人弃货,志士家贫。 吾甚伤之,定录斯文。字约易思,事省不繁。披列其条,核实可现。分两有数,因而相循。故为乱辞,孔窍其门。智者审思,以意参焉。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,玄沟数万里。河鼓临星纪兮,人民皆惊骇。晷景妄前却兮,九年被凶咎。皇上览视之兮,王者自退改。关键有低昂兮,害气遂奔走,江淮之枯竭兮,水注流于海。 天地之雌雄兮,徘徊子与午。寅申阴阳祖兮,出入复终始。循斗而招摇兮,执衡定元纪。升熬于甑山兮,炎火张设下。白虎倡导前兮,苍龙和于后。 朱雀翱翔戏兮,飞扬色五彩。遭遇罗网施兮,压之不得举。嗷嗷声甚悲兮,如婴儿之慕母。颠倒就汤镬兮,摧折伤毛羽。漏刻未过半兮,龙鳞狎猎起。五色象炫耀兮,变化无常主。沽沽沸驰兮,暴涌不休止。接连重叠累兮,犬牙相错距。形如仲冬冰兮,阑干吐钟乳。崔嵬以杂厕兮,累积相支柱。 阴阳得其配兮,淡泊自相守。青龙处房六兮,春华震东卯。白虎在昴七兮,秋芒兑西酉。朱雀在张二兮,正阳离南午。三者俱来朝兮,家属为亲侣。本之但二物兮,末乃为三五。三五并与一兮,都集归二所。治之如上科兮,日数亦取甫。先白而后黄兮,赤黑通表里。名曰第一鼎兮,食如大黍米。 自然之所为兮,非有邪伪道。山泽气相蒸兮,兴云而为雨。泥竭乃成尘兮,火灭而为土。若蘖染为黄兮,似蓝成绿组。皮革煮为胶兮,曲孽化为酒。同类易施功兮,非种难为巧。 惟斯之妙术兮,审谛不诳语,传于亿代后兮,昭然而可考。焕若星经汉兮,炳如水宗海。思之务令熟兮,反复视上下。千周灿彬彬兮,万遍将可睹。神明或告人兮,魂灵忽自悟。探端索其绪兮,必得其门户。天道无适莫兮,常传于贤者。 五 相 类 《参同契》者,敷陈梗概。不能纯一,泛滥而说。纤微未备,缺略仿佛。今更撰录。补塞遗脱。润色幽深,钩援相逮。旨意等齐,所趣不悖。故复作此,命《五相类》,则大易之情性尽矣。 大易情性,各如其度。黄老用究,较而可御。炉火之事,真有所据。三道由一,俱出径路。枝茎华叶,果实垂布。正在根株,不失其素。诚心所言,审而不误。 象彼仲冬节,竹木皆摧伤。佐阳诘商旅,人君深自藏。象时顺节令,闭口不用谈。天道甚浩旷,太玄无形容。虚寂不可睹,匡郭以消亡。谬误失事绪,言还自败伤。别序其四象,以晓后生盲。 会稽鄙夫,幽谷朽生。挟怀朴素,不乐权荣。栖迟僻陋,忽略利名,执守恬淡,希时安平。远客宴闲,乃撰斯文。歌叙大易,三圣遗言。察其旨趣,一统共伦。务在顺理,宣耀精神。神化流通,四海和平。 表以为历,万世可循。序以御政,行之不繁。引内养性,黄老自然。含德之后,归根反元。近在我心,不离己身。抱一毋舍,可以长存。 配以服食,雄雌设陈。挺除武都,八石弃捐。审用成物,世俗所珍。 罗列三条,枝茎相连。同出异名,皆由一门。非徒累句,谐偶斯文。殆有其真,砾硌可观。使余敷伪,却被赘愆。命《参同契》,微览其观。辞寡意大,后嗣宜遵。 委时去害,依托丘山。循游寥廓,与鬼为邻。化形而仙,沦寂无声,百世一下,遨游人间。陈敷羽翮,东西南倾。汤遭厄际,水旱隔并。柯叶萎黄,失其华容。吉人相乘负,安稳可长生。
鼎 器 歌 圆三五,寸一分。口四八,两寸唇。长二尺,厚薄匀。腹齐三,坐垂温。阴在上,阳下奔。首尾武,中间文。始七十,终三旬。二百六,善调匀。阴火白,黄芽铅。两七聚,辅翼人。 赡理脑,定升玄。子处中,得安存。来去游,不出门。渐成土,性情纯。却归一,还本元。善爱敬,如君臣。至一周,甚辛勤。密防护,莫迷昏。途路远,极幽玄。若在此,会乾坤。 乐道者,寻其根。审五行,定铢分。谛思之,不须论。深藏守,莫传文。 御白鹤兮合驾龙鳞,游太虚兮偈仙君,录天国兮号真人。
最后修改于 2013-02-06 20:36
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太上九要心印妙经
下一篇:《参同契》译解(一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